2008年2月28日 星期四

[更新] 2/26 定期連載預告

李瑪緹跟張咕咕陷入了一種
覺得人生沒有未來的困境,
我覺得我的創意根本就零分所以我的未來零分,
張咕咕不知道為什麼也陷入低潮,
私心覺得是我拖累她。

在面對明天要與老師討論視覺創意的窘境,
以及年前答應要PO介紹的新文章也沒下文的窘,
我們決定要定期連載開PO!
禮拜一由李瑪緹負責
禮拜三由張咕咕負責~

歡迎大家準時收看!!
預告-埔里玫瑰、麻豆柚花

2008年2月22日 星期五

農業的風景正美好

今天看了惡作劇之吻2的精華版,湘琴與直樹一家人去宜蘭出遊,
劇裡的陽光晴朗(難得台北這一兩天也有陽光)。
當車輛駛過一片綠油油的田野,
阿才叔(湘琴的爸爸)說:
你看這邊這個橋為什麼都是三顆星三顆星,
因為這個鄉叫三星鄉,所以橋上都是三星。
阿利爸爸補充:很有名的三星蔥就是產在這邊。
阿才叔接著:你看旁邊這邊都是田,再晚一個半月來,這邊全都是金黃色的。

今年去香港跨年時,坐上機場快線,
非常期待能再看到香港的高樓與一片如星的燈
我羨慕香港的璀璨,那裡的樓很高,燈很多
走在路上會以為自己在宇宙的星群之中。
總覺得台灣的大樓真是半調子,
能講的就真是那麼一百零壹棟的101。

寒假,和同學一群人在台南高鐵站的大廳,
坐在紅色弧形的椅子上,面對一大片落地的帷幕,
外面的景色只有一片平坦與什麼也沒有的廣場,
真是荒蕪啊...我內心想著。
但高高看著那景象卻說,真好,她喜歡這種遼闊的感覺,
沒有房子擋著,很舒服。

農業帶給我們的也許不是現代感,
但卻賜給台灣自然的風光,與都市難見的遼闊,
我一直有點自恨台灣為什麼不能擁有與香港一樣的面貌,
缺忽略為什麼台灣該有像香港一樣的面貌?
昨天上巴東老師的第一堂課時,
巴東老師說如果一個國家不能保存自己的文化,
那別人就不會尊敬你,如果東方一直想要化身成西方,
那是怎麼樣也比不上西方的,沒有自己的特色就沒有競爭力。

農業是一個國家的根基,我們的祖先、故事、文化就是從這裡展開的,
發展繁榮的經濟,同時也要想辦法讓鄉村更美、更好,
每個鄉鎮的土地都藏有很多秘密,
這些秘密不會是這建築又是哪位了不起的大師作品、樓高多少,
也不會是香奈兒、LV、古馳高貴的出身,雜誌與家庭消費版中已經看得夠多了。
我不想用「保存」這個字眼在台灣身上,
因為你如果仔細去找,你會發現台灣的農業也有很科技、很驚奇的那一面,
我們只是該讓大家知道農業現在已經不是過去想像的那樣了。

厭倦了現代生活嗎?
也許你現在就想去看看那金黃色的田。
然後發現一點也不想失去這一切。

----
本篇文章純屬心得感想,請勿用作資料引述

2008年2月11日 星期一

農民的創意-馬鈴薯旋轉薯塔

過年看到的唷!很特別~
跟大家分享一下
---------------------------
旋轉薯塔香酥脆 廉價翻身
2008/02/08 民視新聞網
一串串馬鈴薯下油鍋炸,不一會兒時間,變成了這金黃色的旋轉薯塔一片片剝下放進嘴巴裡,馬鈴薯香、酥、脆全和在一塊兒,好過癮其實這奇妙的旋轉薯塔,都是這一顆顆完整的馬鈴薯做成的,經過巧妙的工業用旋轉器,原本兩塊成本的馬鈴薯,變成每份30元的創新旋轉薯塔台中潭子鄉盛產馬鈴薯,但過去人工種植到採收,賺的往往不夠支付工錢,現在農民靈機一動,做成了一道道馬鈴薯佳餚,反而原本廉價的馬鈴薯、身價水漲船高(民視新聞喬祖豫台中報導)

2008年1月31日 星期四

[更新]1/31

首先恭喜blogger上線囉~

再來是體驗的照片們會在稍後相簿建好在文章中建連結
接下來還有一系列農業精品的試用體驗~
請不定時收看!

[體驗]『2007年農村酒莊及酒品評鑑暨包裝創意設計』成果發表會

更高層次的展演場合---國家音樂廳
十二月的一個下午,國家音樂廳大廳有一場關於酒莊的記者會,在這個特別的、文化的場合,舉辦酒莊的記者會,象徵著農業精品的價值與文化水準。那天,音樂廳不像我們熟悉的音樂廳,酒莊也不像我們熟悉的酒莊。
場邊陳列著十幾家酒莊的酒,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特色,有些跟當地產的作物有關、有些則以當地的文化背景作為主題。

高價值、高文化的農業精品
農委會蘇嘉全主委致詞時說:我們不一定要喝法國酒,喝台灣的水果酒也很讚!文化總會執行長、兩廳院董事長陳郁秀女士更提到,台灣的農產品已經發展到國際的水準,只可惜東西比別人好,但包裝宣傳做的還不夠。未來還要請大家來兩廳院品酒、品茶。


年輕設計師替好酒蓋了新家
除了酒的品質好之外,酒的包裝也非常精緻,這當中又有更多的故事。在文化總會的策劃之下,陳郁秀女士陪著兩個年輕的設計團隊(分別來自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系及師範大學美術系)為這些好酒蓋了漂亮的新家。重要的是,這些年輕的藝術家們,到酒莊體驗、喝酒、和主人聊天,才生出這些點子,中間的過程是非常珍貴的,這些酒瓶不只是酒瓶,而是一個起點。
默默的希望,有更多人,年輕的不年輕的,也來在乎這些事情。

得獎的喜悅
每一個得獎的酒莊人都好開心,我沒辦法衡量他們到底有多努力,但一定是非常非常非常的努力。
用最好的原料,釀最好的酒
大體而言,酒莊的主人們本身就是農民。
石牆圍酒莊的主人說,酒雖然是加工品,但酒的原料仍非常重要,當季的水果才是最棒的原料。以石牆圍為例,釀酒的原料是由產銷班生產,再經過挑選,水果在產地採收後馬上可以加工,不用為了運輸的考量,而在七八分熟時就採收裝箱,水果可以等到十分熟最好吃的時候再採收,所以甚至比一般的水果更好。
至於酒莊對於農民到底有什麼好處?酒莊主人會用較高的價格收購這些水果。同時,因為釀酒的關係,原料的需求增加了,也比較不用擔心產量過剩的問題,加上契約的關係,收入也較穩定。
不過他也說,目前酒莊經營的成本還高,所以都還是利用口碑行銷,銷售也大多都還限於當地。雖然萊爾富及宅配通加入了物流的行列,所以以後消費者可以用新的通路買到這些酒, 但仍須仰賴消費者的支持,才能繼續經營下去。

[體驗]2008旅展-台灣伴手禮

之前去麻豆的時候,麻豆農會的憶慈姐有提到十二月會帶著柚花系列(註一)上台北參加旅展。那時候很疑惑,旅展跟農業精品有什麼關係?到了現場才得到解答,原來攤位是坐落在台灣旅遊的區域,附近的攤位都是地方旅遊推廣以及休閒農業的展場。柚花系列參展的攤位是台灣伴手禮,聽名字就知道是希望大家到各地方去玩的時候都可以買這些農業精品當作伴手禮。

原本以為熱鬧異常的旅展會場,農業精品應該會被冷落,沒想到很多人呢!而且大家經過的時候都會停下來看看精品們,然後問工作人員說「現場可以買嗎?」,可惜答案是不行(因為大會規定)。整個伴手禮的展場算是相當專業,簡單、大方、明亮,襯托出商品氣質,以往的過分拼貼裝飾已不復見。

消費者:沒想到農產品可以如此精美
我們簡單的訪問了來往的人群,發現知道農會有出產商品的人不少,只是沒想到可以這麼精美,好多人都說想買回家試試。老一輩的人比較感性,甚至說台灣的農業有希望了,年輕人則是覺得商品本來該包裝精緻才能誘人購買,但還是要試吃看看才能決定要不要,顯示了兩代對農業加工品不同的觀點。

為什麼選擇農業精品作為畢製主題

農業精品應該被看見,轉型的農業應該被了解

台灣有一流的農民,具國際水準的農產品。可是,有人說農業是落後的產業、有些農民無法單靠農業生存,還要兼做其他工作。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經濟的重心由農業轉至工商業,大概是必經之路,但這不代表農業不再重要,也不代表農業沒有未來。

在接觸這個議題之前,我們完全不了解農業,許多跟我們同輩的年輕人也是。我們不了解農業,卻用刻板印象評論農業新聞。農村勞力老化,是我們在課本上一定會讀到的,但我們從來沒有想過,勞力老化就是我們這些年輕人不願從農的緣故。

很多人不知道,台灣的農業正在轉型,農產品也做的越來越精緻,為了改善農業面臨的種種困難,有太多人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努力著。農業精品只是其中一個小小的環節,有助於產銷的調節及農產品價值的提升。每個農業精品產生的過程都是一個故事,我們可以從這個小小的點開始,重新接觸、了解農業,讓大家看到正在轉型的農業。同時,對於消費者而言,購買、使用台灣農產品,就是對農業表示支持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

我們深深覺得,農業精品應該被看見,轉型的農產業應該被了解。短短的時間內,我們對於農業的了解,也許只有皮毛,但我們仍熱切的希望,能用自己四年所學,為農業精品發一點聲。